时间:2022-09-16 04:47:54 | 浏览:86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强调了发展、创新和人才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
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人才驱动。9月8日,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人才强省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要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更好发挥秦创原人才制度改革试验田作用。”秦创原肩负着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打造科创人才新高地,吸引更多科创人才到秦创原创新创业。推动人才政策发挥最佳效应,加快形成人才集聚优势,助力秦创原重点产业提质增效,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全链条、全流程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不断增强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一、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政策红利加快人才聚集
全面提高人才的集聚度、活跃度、贡献度。《关于打造秦创原人才聚集高地进一步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41条新措施支持“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再升级,人才范围再扩大,服务保障再细化,奖励金额再提升。针对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等三支队伍,飞行员以及金融投资、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市场拓展、项目策划等急需人才,在资金支持和平台支撑方面,也制定了单项奖励支持措施,鼓励、激励人才发挥专业引领带动作用。精准制定“技术创新—应用研发—工程转化—产品创新—能力升级”全流程的综合集成的人才扶持政策,赋予市场主体获得更大力度、更长周期、更加系统的支持。重大创新只有通过特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人才体制才能加速实现。
(一)建立秦创原人才数据库,强化人才大数据分析应用。全面掌握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层次,掌握人才分布和流向,为引进人才提供数据支撑。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定期编制和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强化人才供需双方充分对接,增强引人育人精准性。
(二)建立“政府+园区+企业”人才服务专员制度。积极对接重大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在人才政策申请、人才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探索实施“双引双招”联动计划,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协调推进。开办创业加速培训营帮助初创企业经营者提升素质能力。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引导,关心支持青年企业家成长,为青年创业者投身制造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紧密对接产业集群建设,支持条件成熟的重点企业组建产业人才联盟并积极发挥作用。
(三)编制好、利用好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集成地图。建立健全在孵科创企业人才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全力保障孵化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知识产权激励为切入点,促进成果转化改革,使职务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向科研人员倾斜,让科研人员主动转化成果。
二、提升人才服务体系,高端人才激发人才的鲶鱼效应
从人才“引进、使用、留下、培育”全链条发力,做大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在人才引进中激发更大的“鲶鱼效应”,加速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人才、青年创业人才。《2020中国硬科技创新白皮书》中西安硬科技创新指数排全国第五,其中科研人才排名全国第四。我省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技术追踪和技术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因此,引进高峰人才超前部署创新链成为当务之急。统筹布局“从0到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只有加强创新链的超前部署,才可能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技术转移陷阱。
(一)围绕产业链有的放矢集中力量引进“高峰”人才。从破题高端人才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入手,重点引进前沿科技领域成果转化的企业家,从事前瞻性基础研究有突破成果的科学家。对行业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带项目落户,建立“一事一议”机制,开通高端人才项目落地“绿色通道”。
(二)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以开展产学研究、专题讲座、技术咨询、现场指导、项目合作等方式服务产业发展。集中力量推进重点产业引才引智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促进产业链高端化的人才,强化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产品的支撑保障能力。
(三)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机制。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适当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群团组织的兼职比例。发挥重点企业人才引育示范带动作用。探索根据重点企业对我省的贡献实施差异化的人才政策支持,适当放宽人才政策条件、提高补贴水平、优化发放方式。
(四)围绕国家、省重大战略,在国内外选聘新型人才团队。不断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联合“大校、大所、大企”,分类施策打造战略性科技团队、专业性科技团队、特色性科技团队,培养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顶尖人才和青年才俊,提高“团队留人”能力。支持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人才等牵头组建一批市场化的新型科技人才团队,运用市场机制提升人才团队创新效率。着力打造一批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复合型人才团队。探索打造若干跨单位、跨地区、跨省域的科技人才团队。
三、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拓宽人才发展通道
针对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科研人员社会贡献和经济价值在职称评审中认可度不高,晋升通道狭窄,“不想转”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中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畅通人才发展通道,吸引、凝聚、稳定优秀人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解决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晋升难”的问题,通过改革,鼓励引导科教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名利双收”,为他们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平台。解决教职工在评定职称方面的痛点、短板,专门给成果转化的老师开辟绿色通道。制定科技成果转化职称评定和人才专门评价办法,与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打通。为在企业挂职、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设置科技成果转化职称序列,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评价办法中,重点考察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并将评价结果与收入、奖励等挂钩。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强调了发展、创新和人才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人才驱动。9月8日,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
1月18日下午,揭东召开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工作。揭东区委书记、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梁柱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新时代,人才是决定一个地方能否发展、能否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
4月28日,大安区人才工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暨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长林出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审议《大安区“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大安区2022年度人才工作要点》《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田雪皎 摄影报道川中古县乐至,奋斗20余年,完成了“石头城”到森林覆盖率42.8%的华丽转变,如何用好绿色本底,壮大林业经济?近年来,乐至与省林业厅合作建设孔雀乡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通过与院所、高校合作,汇集超过20
是新朋友吗?先点蓝字关注“活力柳北”哦~11月10日上午,柳北区召开2021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柳北区人才工作。区委副书记梁敏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聂蓓主持会议,区委常委、组织部部
李婷 人力资源报记者 陈胜9月15日,雅安市雨城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冯俊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动员全区上下以加快建设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为契机,坚持引才育才用才多向发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当好全市人才
8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第三届研讨会暨首批专家委员续聘活动圆满闭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陶凯元出席闭幕式并作总结讲话。陶凯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她指出,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
资阳网讯 9月15日,资阳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成立“资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的通知》,确定杨虹等14人为资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聘用期为3年。原文如下:关于成立“资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的通知各县(区)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
日前,高州市委组织部公示了第六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名单,共48人。公示内容显示,第六批市管优秀专家及拔尖人才遴选工作经申报推荐、资格审查、征求意见、专家评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审议、市主要领导审定等程序后,确定48人为高州市第六批市管
12月16日下午,赤坎区举行海洋产业人才振兴计划项目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项目办公室揭牌仪式。会上介绍了赤坎区海洋产业人才振兴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通过了《赤坎区海洋产业人才振兴计划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草案)》,成立了以国家农。
招聘191名带编教师和39名优秀校长、优秀园长、骨干教师,望城区再次公开招聘、选调揽才。4月13日,长沙市望城区发布了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简章和2021年公开选调(聘)优秀校长、优秀园长、骨干教师简章。
今天园区举行人才赋能“一号产业”活动围绕引才、育才、评价、生态四个维度进一步激活“第一资源”助力生物医药“一号产业”勇攀新高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祁松,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为生物医药人才代表颁发纪念章,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
全文如下:2022年兴宁市引进优秀青年教育人才公告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人才结构,打造群众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7月1日,梅州兴宁市发布《2022年兴宁市引进优秀青年教育人才公告》,计划引进23名优秀青年教育人才。
为深入推进市委“科技引领”“人才倍增”工程,进一步推动我市人才政策与服务落地落实,帮助企业精准解读人才政策信息,近日,江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支部联合江门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江门市智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粤湾云谷智慧产业园举办2022年江
当天活动举行了台山“人才公寓启用”“人才之家”揭牌、首批人才公寓入住代表领取钥匙仪式,还首次发布了人才政策宣传片,举行了台山市人民政府与广西科技大学人才战略合作框。5月22日上午,江门台山市举行2021年江门市“520”人才节台山分会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