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12:34:13 | 浏览:656
“从自主研发到生产,再到临床试验,三年内就完成了一款全骨科手术机器人。”香港博士谢智衡2020年初来到东莞松山湖,创立一家科技企业,充分利用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政策红利,迅速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被《人民日报》当作东莞聚焦深化粤港澳合作的典范。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东莞积极部署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人口优势转化成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技能人才之都。
▲2021年,东莞举行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
东莞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位置、广深港澳四大核心引擎的中间位置,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孕育的创新创业沃土,正成为各类人才扎根东莞开花结果的“试验田”。
2019年,谢智衡从网上了解到东莞出台多项推动港澳青年交流合作、创新创业的政策以后,带着项目到东莞松山湖,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总决赛特等奖。
2020年初,谢智衡经过反复考察和深思熟虑,决定在松山湖成立妙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定位为研发创新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松山湖园区为其提供了企业项目选址、政策解读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精品样板车间打样、业务对接、人员招聘等一条龙服务,并根据扶持科技人才创业政策,给予了数百万的资金资助。
在各方努力下,妙智公司稳扎稳打,短短两年内就成长为有竞争优势、成长性好、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势企业,也是港澳青年创业典范项目。
妙智公司是各类人才在东莞创新创业的精彩缩影。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孵化出一个产业,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高层次人才,迅速形成一个个攻关团队。
近年来,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核心位置,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世界闻名的国家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了一大批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各类高校、研发机构等平台载体的聚才效应,促进人才和产业深度融合,为高层次人才落户东莞、扎根发展提供创新创业的沃土。
目前,东莞人才总量超过280万人。其中,各类高层次人才超过20万人,人才总量显著增长,科创人才加速集聚,技能人才优势不断巩固,尊才爱才氛围日渐浓厚。东莞市政府为企业定制了科研场地租赁的“一企一议”优惠政策,还建立市主要领导一对一服务、走访机制,定期了解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企业驶入“快车道”。
市主要领导牵头深入一线联系高层次人才,通过走访、问询等机制常态化保持与人才沟通交流,切实解决人才难题。6年来,东莞市、镇领导干部联系走访了4917名高层次人才,推动解决人才工作、科研和生活问题近3000个,为各类人才在东莞创新创业、居住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东莞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人口优势变成人才优势
是人才,进莞来。
东莞吹响引才号角,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切实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谢智衡公司通过与松山湖本地软件研发团队合作,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了人脸识别测温仪产品研发,并快速推出市场。如今,妙智公司发展走上快车道,东莞松山湖园区将妙智公司纳入“一才一册”重点扶持名单,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为其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一揽子服务。这是东莞致力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的具体实践。
改革开放后,东莞大量“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吸引大量劳动力,相对较高的工资福利水平,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1987年外来劳动力首次超过本地,改革开放不到10年,东莞的外来劳动力由本省其他地区开始扩大到外省,为全国其他省市提供就业岗位。到2005年,东莞外来工数量从1985年的15.62万人,增至584.98万人,外来务工人员占东莞全市产业工人总人数的95%以上,“人口红利”促成工业快速发展。
20多年高速发展,时值2014年,东莞在全国率先启动“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在充分使用机器的同时,不断提升技术工人学历和技能。2018年,东莞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3年培训164万名产业工人,制造业人才总量超过104万,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重超过40%,为先进制造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982年常住人口只有115.3万人,2021年增长至1053.68万人,39年间增加了938.38万人,年均增长高达6%。产业结构决定人力资源需求结构、方向与水平,而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反过来又会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升。
站上“双万”新起点,东莞要实现万亿GDP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固根本、扬优势,打好创新驱动发展主动仗,跑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东莞要在新赛道上跑马突围、争先进位,迫切需要人才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支撑。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积极采用各种措施,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人才总量超过280万人,人才增速快于GDP和人口增速,人才占比由2015年的17.6%提高至2021年的24.6%。在高层次人才方面,全市超过20万人,比5年前翻了一番。其中,高端人才1240人,省创新科研团队数量连续十年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这不仅夯实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的基础。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未来。东莞实施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引进10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前沿技术团队;选拔200名博士研究生专业人才进入学校、医院、科研单位以及重点民营企业等;引进和培养1000名重点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引进培养3万名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创新创业人才、50万名大学本科生人才进入社会各领域;推动100万人提升学历技能素质,努力将东莞打造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技能人才之都、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增创质量型人才红利新优势。
文/记者 周桂清
图/记者 陈栋 周桂清
1月18日下午,揭东召开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工作。揭东区委书记、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梁柱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新时代,人才是决定一个地方能否发展、能否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
4月28日,大安区人才工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暨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长林出席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审议《大安区“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大安区2022年度人才工作要点》《
招聘191名带编教师和39名优秀校长、优秀园长、骨干教师,望城区再次公开招聘、选调揽才。4月13日,长沙市望城区发布了2021年公开招聘教师简章和2021年公开选调(聘)优秀校长、优秀园长、骨干教师简章。
今天园区举行人才赋能“一号产业”活动围绕引才、育才、评价、生态四个维度进一步激活“第一资源”助力生物医药“一号产业”勇攀新高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祁松,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为生物医药人才代表颁发纪念章,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
全文如下:2022年兴宁市引进优秀青年教育人才公告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人才结构,打造群众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7月1日,梅州兴宁市发布《2022年兴宁市引进优秀青年教育人才公告》,计划引进23名优秀青年教育人才。
为深入推进市委“科技引领”“人才倍增”工程,进一步推动我市人才政策与服务落地落实,帮助企业精准解读人才政策信息,近日,江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支部联合江门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江门市智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粤湾云谷智慧产业园举办2022年江
当天活动举行了台山“人才公寓启用”“人才之家”揭牌、首批人才公寓入住代表领取钥匙仪式,还首次发布了人才政策宣传片,举行了台山市人民政府与广西科技大学人才战略合作框。5月22日上午,江门台山市举行2021年江门市“520”人才节台山分会场活动。
是新朋友吗?先点蓝字关注“活力柳北”哦~11月10日上午,柳北区召开2021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柳北区人才工作。区委副书记梁敏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聂蓓主持会议,区委常委、组织部部
发布会现场 石启立 摄发布会现场 石启立 摄中新网哈尔滨5月16日电(记者 王妮娜)“放眼全球、面向全国,千方百计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引领带动全省科研实力和创新水平整体提升。”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冯海龙16日在黑龙江省《新时代龙江
近期,汕尾城区香洲街道接连举办两场“广济英才、筑梦城区”人才工作座谈会。香洲街道党工委、区乡村振兴局、人保财险汕尾市分公司机关党支部、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气氛热烈,香洲街道组织委员现场解读有关城区人才引进的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强调了发展、创新和人才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人才驱动。9月8日,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
彭敏群在区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新时代“东乡才俊”集聚地以更大力度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李建泉主持 郑军高晓英吴忠鸿出席4月12日,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彭敏群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
近日,岳塘区发布《岳塘区人才引育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举措,突出人才引育一盘棋,广纳英才,广储贤才,涵养人才生态,以高质量人才队伍保障高质量发展。完善人才工作一盘棋规划
红网时刻湘乡频道讯(记者 潘永 徐雅蒙)9月8日,湘乡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乡市委书记赵新文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大力实施“145”人才行动,即坚定“1”个目标(人才强市)、突出“4”区建设、强化“5”类保障,让各类优
谭帮敏查看方竹长势。“以前不懂技术,只知道栽种,是谭帮敏教会了我们管理技术,才懂得了怎样施肥。由于管护到位,现在方竹长的可好了,今年的产量翻了2倍,采笋收入比去年又增加了不少。”两碗镇三角村村民田升高笑呵呵地说。谭帮敏在两碗镇方竹种植启动仪